2016年12月2日,邯郸市第七届教研月“一课一研”——初中化学名课研习活动在邯郸市第二十七中学召开。市教科所化学教研员马本良主任,市直各学校的化学教师以及各县的县级教研员近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。大会由教研员马本良主任主持。
一、观课、评课、议课。
本次活动与会教师共同研习两节极具特色的河北省优质化学课。第一节是承德李宗武老师的《金刚石、石墨和C60》,第二节是石家庄杜苹老师的《有机合成材料》。两节课各有所长,十分具有研习的价值。评课组由23中学石薇、育华中学张清、27中李晓晶、锦玉中学周明、汉光中学付丽宏、25中学郝卫亮6个学校的化学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,观课后六位教研组长依次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已的看法,同时也联系了自我上课的实际情况,加深了自我的反思。
二、邯郸市教科所教研员马本良主任对会议做总结点评。
课例特点:第一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深刻的挖掘教材,深入挖掘教材的多重价值,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,展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,两节课都上出了化学的味道,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;第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,课堂中学生活动有的放矢,通过多种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主动探究、亲自实践、学习知识、发展能力;第三问题的科学性,课堂上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有价值,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,问题的延展力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期,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;第四实验的良好体验,学生是带着问题做实验,学生在思考,实验体验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体现。
教学建议:第一结构设计的清晰度,在一堂课中你究竟设计了几个问题要很清楚,设计的问题是否是核心、是重点内容,要把他们搭建成有机整体。第二如何突出重点、解决难点;如何把大问题拆成小问题,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,有时一步达不到要搭梯子,要循序渐进。第三提问的水平,问什么、讨论什么,应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、最近发展期,如果只是上句接下句,这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。齐答的内容不应超过总量的20%,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难度的,学生一看就会的问题不应讨论,否则就是作秀。第四知识的应用性,设计新问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,学生的能力提高是在新问题中仍能解决来体现的。
从生活走向化学,从化学走向社会,是化学学习的核心体现;把化学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,学有用的化学,这才是化学学习的真正目的。总之,非常感谢马老师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,使我们化学教师理清了教学思路,走出了教学误区,开阔了眼界,提升了专业素养,收获良多。(邯郸市第二十七中学 李晓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