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激发我市教研教改活力,着力打造课改示范校,全力推进学科基地建设。10月20日,市教科研中心组织开展了2023年初中教学课堂展示暨专家培训活动。本次活动主题为“课改先行谋发展,学科基地促提升”,上午设1个主会场,下午分9个会场进行。本次活动覆盖 9个学科,邀请河北省9位学科专家,做专题报告9场,展示课18节。20个县(市、区)教体局主管局长、教研室主任、学科教研员、24所市直公办学校校长、业务校长及骨干教师代表约300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
在主会场,5所基地校和课改示范校做了经验分享,考试评价专业人士做了《如何分析中考试卷》讲座。
李瑄副局长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遵政策、落实为先,推动课堂改革高效进行;二是建基地、赋能为要,推动学科教研引领共进;三是实评价、育人为重,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提质。同时要求:一是提高站位,强化认识。要更加主动自觉地把课改放在应有高度,打造邯郸教育特色、积累邯郸教育经验。二是学深悟透,自省促进。要认真观摩课堂教学展示,取长学优,学思促进。三是守正创新,知行合一。要做先进理念落地课堂的探索者、先行者。
语文学科活动在汉光中学进行,约5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汉光中学和市23中学教师分别做课《记承天寺夜游 》《昆明的雨》。省专家在评课的同时做报告《“教学评”一致性的实现》,从教学实际需求和课标理论的高度,解析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、认识与实现,使培训教师受益匪浅。
数学学科活动在市12中学举行,约350人参加了活动。市25中和复兴区实验中学带来两节精彩的展示课。省专家对两节课做了点评并做了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》的精彩讲座。
英语学科活动在丛台区永安中学举行,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。市11中学、丛台区永安中学同课异构《Lesson 18 We All Look Different!》,课堂展示受到与会教师一致好评。省专家在评课的同时所做报告《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英语新课标理念落地实施方案》,助力教师课堂教学提升。
物理学科活动在市25中学举行,150余名参加了活动。市25中学和荀子中学进行《串、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》同课异构。省专家对做了点评并做《基于学科素养的物理教学思考》专题讲座,要做到“目中有人,眼中有标;胸中有理,学中有思;手中有物,用中有得”。
化学学科活动在市27中学举行,230余人参加活动。同课异构环节由武安市第二中学和市27中学分别进行《水的净化》现场课展示。省专家做《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》专题报告,既有理论层面上的剖析与启迪,又展现出实践层面的探索与思考。
与法治学科活动在邯山区实验中学进行,约260人参加了培训。市27中学和邯山区实验中学分别做课《关心国家发展 》《延续中华血脉》。省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《丰富实践体验,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》讲座,号召教师深研课标,深耕课堂,深研学情。
历史学科活动在丛台区实验中学举行,24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丛台区实验中学、邯郸市广泰中学分别对《美国内战》《中华民国的创建》进行了教学展示。省专家对两节课进行点评,并做了题为《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》的专题讲座,从如何做有“高度”的老师,如何上有“素养”的课堂,如何命制有“质量”的习题展开分享。
生物学科活动在市23中学举行,30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峰峰实验中学和市23中学进行了《真菌》同课异构。省专家进行点评并做了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学考试变革》专题讲座,详细解读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及考试改革趋势。
地理学科活动在经开区一中学举行,400余人参加活动。经开区实验中学和人和中学分别做课《长江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》《交通运输》。省专家现场研究各地真题,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基础,回归学科本质,突出地理工具运用,贴合生活实际。
本次培训既有专家高屋建瓴理论引领,也有课改探索实践展示,还有教学技能指导,为邯郸市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场盛宴。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,所有教师将继续带着感悟,带着信念和热情,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,一路践行,一路收获!
市教科研中心将牢记“立德树人”使命,坚守质量核心意识,通过课堂展示来激励教学改革,通过培训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变革,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、作业设计等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,积极探索,勇于创新,努力铺就邯郸特色的课改之路,为建设区域教育中心贡献力量。